作為西藏首例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定點醫(yī)院,西藏自治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肩負著疫情防治使命,承擔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再發(fā)生的疫情一線救治工作。
(拉薩市加強人員體溫檢測等防疫措施。何蓬磊 攝)
“今天感覺怎么樣?”這是護士長索央每天和患者日常的對話,自從該院收治西藏首例新型肺炎患者張某某以來,索央和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全員在崗,為應對疫情做充分準備。
索央介紹,患者入院時,沒有準備生活用品。護理人員得知后,主動采購了洗漱等生活用品送給他,“從疑似到確診的過程中,患者情緒出現(xiàn)波動,顯得有些焦慮。”索央說,護士們除了對患者進行日常照護外,還會跟他聊天進行心理疏導。同時還會把其他省(區(qū)、市)病人治愈出院的情況告訴患者,增強他的治愈信心。
“患者的體溫已經連續(xù)4天顯示正常,血氧也正常。”花德米表示,患者情緒逐漸穩(wěn)定,開始間斷吸氧。從2月2日起,在護理人員的引導下,患者可以下床,在病床周圍走動了。
“其實大家心里也有點擔心。”索央表示,但在疫情面前醫(yī)護人員們義不容辭,在進入病房前,做好各自防護措施,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該院急診科主任普瓊被抽調負責發(fā)熱門診工作以來,連續(xù)6天幾乎沒合過眼。他告訴中新社記者,確診首例患者以后,與其同車次或是接觸過的人陸續(xù)前來登記、篩查,“我一定得守好這道關,不漏掉任何一個可能攜帶病毒的人員。”
普瓊介紹,所有進入發(fā)熱門診的人員,盡量讓其少走動,進行必要的檢查時,全程都會有消殺(消毒殺菌)人員陪同,避免與其他人員產生交叉感染。
卓瑪和同事目前負責全院病房及暴露區(qū)域的消殺工作,每天需要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2月2日,卓瑪和同事全天值班,為了節(jié)省一套防護服,他們堅持連續(xù)穿24小時不脫。
在休息間歇,她小心將背上的消毒水箱放下,把護目鏡輕輕推到額頭,一縷已經打濕的頭發(fā)緊緊貼在她的額間,她抬了抬手,最終還是放下了。
“工作期間,還是不讓手多接觸自己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卓瑪表示,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絲毫不能含糊,要定期嚴格做好全院的消毒工作,讓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無后顧之憂,“他們守護患者,而我們負責守護好他們。”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西藏在線”)